实时联网的OBD智能行车记录仪,迪纳路眼有什么不一样?

  • 发表于: 2016/04/29 07:42:00 来源:车云网

从研发到上线京东众筹,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迪纳路眼想打破以往行车记录仪的传统模式。

2016年的车联网,用户对于智能车载终端需求正在发生改变,但不论是智能OBD、HUD还是行车记录仪,这种单一解决方案都有各自的缺陷和短板。迪纳科技董事长刘南杰认为,智能车载终端需求应向SDF式可持续性、生命周期兼容性发展。

993399280_meitu_9.jpg

迪纳科技董事长刘南杰

一款智能硬件、两款APP更新


在2016年迪纳合作伙伴大会——车联网应用高峰论坛上,迪纳科技首次发布了GID4.0、OBD伴侣、路眼、新好享车、新车行者等全新系列产品。刘南杰称路眼是集OBD、行车记录仪、HUD、后视镜所有功能于一体的产品,从研发到上线京东众筹,仅用了四个月的时间,将打破以往行车记录仪的传统模式。它将代表“二代”车联网产品,同时代表着OBD2C的起点。具体而言,有几个特色功能:


1、自动拍照、云储存:关键时刻,路眼将所有数据自动保存至云端,无需等待启动或电源,并且通过自带的碰撞感应功能,能自动及时补充照片、视频,然后自动上传到云端,不被覆盖删除,同时带自动报警、道路救援以及SOS功能。

2、OBD汽车智能手环:把智能体验数据实时上传到手机,可实时掌握车况,保障行驶安全。

3、自带蓝牙控制器:具备一键蓝牙拍照功能,不影响车主开车的同时,可抢拍,录像。 

4、路况点播“瞄一眼”:可以帮助车主在出行前做出路线规划,比如路况预测、途经线路路况展示,交通事故的预警等。

5、汽车路由器:车载WiFi热点和路由,支持多终端无线互联,最大可支持五个终端同时上网。

345.jpg

值得注意的是,迪纳路眼并没有配置显示器,而是将迪纳旗下车行者、好享车两款手机APP成为路眼信息的终端载体,通过嵌入入口,以实现无缝对接。比如视录制视频查看、“瞄一眼”的路况点播、OBD手环数据上传等。

此外,关于车行车,刘南杰告诉车云菌,2016年将以常态运营、商户运营、会员发展、支付体系为目标,以体现汽车后服务为中心。

车云菌注意到,除了版面上的调整外,新车行者推出了基于UBI大数据分析模型,针对该模型迪纳制定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驾驶行为分析内容并评分,主要分为用户安全得分、用户经济得分。基于OBD盒子的迪纳车联网将开始涉足UBI车险领域,从刘南杰处了解到,迪纳已与数十家保险公司达成战略合作关系。

除此之外,早在2015年初,迪纳科技基于共享领域的起步推出了“好享车”app,旨在通过众筹的方式鼓励平台上的用户分享空闲车辆资源,提高闲置车辆利用率,以此协助用户获得收益。刘南杰透露,经过一年多的尝试,好享车的共享类型会锁定为五大模块:


打车:拼车、专车、租车、包车等服务 

运货:长、短途物流服务 

找司机:代驾、导游、司机等服务 

找服务:洗车、加油、护理

其他服务

刘南杰对车联网共享经济的理解是,首先,两个C端用户是半熟人关系,以社区性为单位运营。其次,在平台上,车主拥有自己的经营权,可以自主管控,自由定价。

车联网离我们还有多远?

对于车联网共享领域,关键点在于如何管控线上车辆以及保障用户的安全。其实实现车联网的技术并不复杂,但要构建安全有效车联网技术并不容易。刘南杰认为,迪纳产品让车主对于车联网的概念不再只是停留在一个流量中介的倒卖,而是从需求层面有了认识。

但车联网从长远看,除了互联网的社交娱乐属性,必然是还要结合成熟的智能互联和自动驾驶技术来实现智能交通。有业内人士把车联网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通过车内联网设备,将汽车的部分状态信息发送到手机或者云端进行管理,并可通过手机等设备对车内的部分灯光、空调、座椅等不涉及驾驶部分的部件进行远程操作。

第二阶段,结合智能传感技术实现高级智能驾驶辅助和一部分的自动驾驶功能。能够实现某些紧急情况下的远程协助驾驶和远程操控。

第三阶段,在自动驾驶成熟的情况下,将所有汽车全部联入网络,进行整体控制和交通规划,实现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并依靠大数据和汽车生态提供一种全新的交通模式。

目前市面上大部分的车联网产品基本都处在第一阶段的前瞻,第二阶段已经有车企在尝试,但也面临来自上游厂家的权限压力,目前仍处在初级阶段,现在看起来想要实现第三阶段还很遥远。

相关标签:
OBD
行车记录仪
车联网
迪纳
  • 车云星
  • 空间站
  • 福特星球
  • 虫洞

加料 /

人评论 | 人参与 登录
查看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