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这些公司所做的事儿,是未来智能汽车的一个点还是面,它们组合起来,或许就是智能汽车的真实模样。
进入广告倒计时!
30秒:
在中国互联网大会的现场,车云网联合电动邦、长城会一起在一楼搭了个展台,没事大家可以来溜达溜达。昨天我听完会刚走过去,看到前台摆着什么1000元、500元的优惠券,前台美女一看我过去就收摊了。看来平时我这爱贪小便宜的好习惯,已经深入美女的心了。。。
15秒:
昨天的智能汽车分论坛,主持人正是我车云、电动邦的CEO程李先生。作为一名下属,我必须要放一张现场的照片在这。虽说平时我们这里从无上下级有话就说,程李也经常被美女同事们开涮(这种事我从来不参与)。但已经到了半年考核、决定涨工资的时刻,有用没用、要脸不要脸的手段,我都必须要用上!
OK!广告结束,下面进入主题。车云网的slogn是“链接汽车未来”。智能汽车就是公路交通的未来,而科技就是链接未来的武器。什么是智能汽车?用小白的话说,当汽车像人一样成为始终陪伴左右的小伙伴的时候,汽车就具备了智能。围绕智能,这些即将出场的公司,都在做什么?
倪凯:百度在做的三件事
百度公司无人车团队负责人倪凯
1. 高精度地图的技术。百度的高精度地图可以精确到10厘米级。还能够知道,每条马路的车道的数量,每个车道的宽度,车道的标志线是什么线,虚线还是实线还是双向线,每个出口在什么地方,交通标志在什么地方,红绿灯在三维世界什么样的地方。
2. 感知技术。通过车前的摄像头能够检测出可行驶区域和不可行驶区域,比如现在红色区域就是可行驶区域,蓝色部分是不可行驶区域。
3. 控制和决策模块。这是一辆无人驾驶汽车的大脑。如何根据已有的高精度地图和感知到的即时信息,来做出当前驾驶的各种决策。
百度的目标,是在今年年底推出和宝马合作的无人车上路的DEMO车型。
瑞文马策:宝马发展无人驾驶的四阶段论
后面演讲的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竹说,德国人“敬重科技的同时有信仰,追求创新的同时有敬畏”,来自德国宝马中国服务有限公司副总裁瑞文马策的发言,也正印证了方竹的观点。宝马将无人驾驶的发展分为四个阶段,它们正在按部就班的逐一突破。
1.解放双脚。这时各种辅助驾驶系统发挥作用。
2.解放双手。在一些驾驶状况下,车辆接管方向的操作与控制。
3.解放双眼。这时各种感知技术发挥作用。
4.完全的无人驾驶。
目前,宝马正在从第二阶段向第三阶段过渡的发展历程中。
俞清木:车上生活的智能化马上到来
考拉FM董事长俞清木
考拉FM要做的事儿,就是根据目前车上生活的“安全的需求、出行资讯和娱乐沟通”三大痛点来逐一解决车主的问题:
1.车况播报。当你一上车,车载电台就告诉你的爱车目前是什么状态,发动机是正常的,油量够不够,以及其他各种安全驾驶相关的状态信息。
2.出行资讯。比如导航、路况、电子狗、停车位等等,这些在驾车的时候你都需要,甚至包括加油站的状况。当你到了一个小镇,电台就立刻会告诉你这个小镇的相关情况,甚至还可以帮你订酒店,告诉你在哪里有便利店、加油站等等。
3. 娱乐和沟通。根据车载系统对你的了解,自动向你推送你最关心的娱乐节目和资讯(车云菌觉得考拉FM要做一个语音版的今日头条)。同时要将建立一个语音聊天室,根据你的兴趣,选择和你臭味相投的小伙伴,交流感兴趣的话题。
俞清木说,考拉FM要做的是一个未来才有的、自动实现个性化定制的电台。
阴启明:如何搭建一个高效的车联网系统
中移德电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阴启明
阴启明认为,传统信息系统的方式可以称之为烟囱式,有前端有后端,通过管道相连来提供相应的增值业务能力。这种方式存在四大问题:
1.接口非常复杂。每新增加一个系统和其他系统之间的系统就会呈几何级的增长;
2.重复建设严重。每做一个新应用系统,很多相关的功能都是重复建设,包括对安全性的管理,对整个系统的监控、业务逻辑的管理、安全认证、准入等等这些相关通用性能力,在每一次新系统建设中都要逐步建设;
3.互联性差。每个系统之间都是相互隔绝的,后期要对运用这些数据运用要花费更大的代价;
4.规模越大,软硬件的瓶颈就越明显。
中移德电认为的车联网平台的概念,其实就是把原来的系统的应用部分差异化的部分上浮,把供应部分下沉,在用户和应用之间增加了一个可供整个系统所有者去掌控和运用的一个工具。通过SOA的架构通过服务调用的模式,避免了底层通用的这些功能进行重复建设。它的硬件和软件都是通过集群叠加的方式来完成,一旦出现瓶颈,可以通过复制节点的方式轻松解决。
蔡明:阿里通过五大环节来搭建汽车新生态
上汽和阿里的合资公司首席产品官蔡明
蔡明说,汽车行业的智能化将会在五个环节会发生很深远的变化:造、卖、用、养、换。而它们也将通过这五个环节的变革,来搭载未来汽车的新生态。
1.造。让用户参与到造车的环节中来;
2.卖。传统的营销方式和信息传达方式会让他越来越无感,互联网的营销会更加灵活和更加有参与性渗透性,更好满足用户的需求。
3.用。通过互联网让用车变得更加智能、便捷。
4.养。让养车变得更加方便、合理。
5.换。让二手车的买卖变得更加透明化、合理化。
互联网基于什么技术能把这些都实现呢?蔡明认为有两点,一点是ONLINE,一点是数据。只有数据实现实时在线,不断更新和叠加,以上各个环节的变革才会实现。
余涛:SODA的汽车共享平台梦
SODA(北京)交通网络科技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余涛
SODA(SODA是飞驰镁物旗下的智能汽车服务品牌)要做的不是一个传统的汽车租赁公司,而是一个汽车共享的平台。任何一家租赁公司安装了SODA的智能硬件,接入SODA的共享车系统和网络中去,就可以实现从过去的按天计费到按分钟计费的转变,一台车每天就可以服务十个人二十个人,从而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实现用户出行成本的最优化。
飞驰镁物给SODA的定义是线上的科技公司。在车队组成中,有30%左右由飞驰美物通过一些创新的互联网金融的方式来众筹,则台我们希望接入已经成熟的汽车租赁公司。
方竹:汽车智能化变革的三股力量
国机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方竹
方竹说,汽车行业的变革来自于三股力量的推动:
1.技术变革推动商业模式发生变革
2.产业正在发生深刻的变革
3.聪明的钱大把杀入汽车后市场
方竹还认为,未来ERP内部管理平台和基于移动互联移动CRM具备车联网功能的全生命平台和电商平台这三个平台一定会坚定不移地走向融合。一个APP可能就实现这一点,他们的融合可能会带来商业模式的巨大变化。
车云小结:
汽车行业的各股势力,都在围绕着未来的智能汽车,依据自身的优势,在做着各种努力。不管它是未来智能汽车的一个点还是面,它们组合起来,或许就是我们未来智能汽车的真实模样。
本文到此结束,“导演,重播片头广告!”
加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