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这个第二故乡,通用汽车将其未来的电动化地位看得格外重要。
7月份,当特斯拉从上个月1.5万辆的高点骤降至当月的1.1万辆时,有一款车型的表现接过特斯拉的风头,成为7月新能源汽车榜单的最大亮点。上汽通用别克微蓝6一扫合资品牌的弱势地位,从榜上无名直接飙升到榜单的前三名,1871.7%的同比增幅同样领跑所有对手。
而中国市场,则是通用汽车将技术转化为规模经济的最佳承载。为此,通用汽车计划未来5年在中国推出的新车中有40%是新能源汽车。具体到量化指标上是,上汽通用将在2020~2025年间将推出9款新能源汽车,涵盖别克、雪佛兰和凯迪拉克三大品牌。
别克微蓝7纯电动SUV和微蓝6 插电式混动车
和以往导入燃油车的战略思路相同,为了应对通用在华的宏达电动化战略目标,上汽通用正在泛亚技术中心建立一个规模庞大的电池实验室。对于现在的别克微蓝6和微蓝7,通用汽车在华同样有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电池实验室,上汽通用为此也建立了电芯组装车间。
上汽通用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发展中心
你很难想象在一块厚度仅为0.2毫米的隔热片上还能在两端凿开许多小孔,并让液体在中间随意流通。这就是微蓝6PHEV的电池上用到的一项液冷技术,且为通用独有。据介绍,这项技术是通用汽车专有的片层液冷技术,冷却液可在毛细管道里流动,更高效地加快热量的传导,有效保证了电芯性能的一致性。其环境温度适应范围宽达-35℃~55︒C,能带来更长久的使用寿命和更加稳定的性能。
通用汽车介绍说,其优势在于不会对半导体等材料引起高温污染及损伤,减弱了极耳撕裂风险,保证了电芯的安全性,尤其是便于焊接类似于铝、铜这类高热导率及高电导率的材料。该项技术由工业机器人在视觉系统引导下准确定位,自动操纵超声波焊接头,完成电芯正负极极耳的焊接,使电池模组形成通路。
通用的这条生产线上,电芯堆垛和电池模组装配过程中,电芯和模组的上料、装配、运输和电池模组测试的全线工艺操作全部由机器人或机械手智能完成,自动化率达到100%,避免人工操作带来的安全风险,确保每个电池模组产品的一致性,提升了电池的质量可靠性。
如果组装完成没有通过测试,通用汽车也能立刻进行追根溯源。这是因为通过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微蓝7和微蓝6 PHEV的电池组电芯、模组堆叠电子元件、高压线束等每一个关键零部件,不仅在装配过程中实现了零部件数据的实时采集、监控和预警,确保生产有序进行,而且还通过完备的产品信息追溯系统,拥有各自的“身份证”,可精准进行后续追溯。
电芯组装只是电池上车的一部分,最重要的一步其实是电芯测试,这是电池在后期运行过程中的质量保障。供应商运过来的电芯尽管经过了严格的检测程序,但在通用汽车看来,通过自己的检测标准的电芯,才有资格被送到组装线上。
通用汽车中国前瞻技术科研中心-电池实验室
通用汽车在国内建立电池实验室和电池装配中心,正是其看中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表现,以及无比期待在华的新能源业务可以复制其燃油车时代的辉光。
在上海这个第二故乡,通用汽车将其未来的电动化地位看得格外重要。
加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