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灵光一现都堆砌着品牌人等待出鞘的钻研,每一个津津乐道都撑满着讯息流动下的眼球聚焦,每一个广而告之都注解着新语境下的营销之变。
相信不少小伙伴和车云菌一样,爱上汽车,是因为爱上了那些特点鲜明让人欲罢不能的技术。我是车云菌,我为技术“带盐”。
不迎合,不奉承,不追打,不盲从。唯一的度量工具,既是真实。在软文横行时,车云菌告诉自己,态度决定报道方式,用自己的观点,让每一位读者有所收获。
2013年发生了挺多挺重要的事儿,混搭是其中最关键的词汇,其中奥秘,且看底特律的结局,只押注在汽车上,恐怕啥都保不住。
谈谈模式,说说钱,2013年的汽车圈是精彩的,有野火烧不尽的创业新模式,有还在探索中的高大上的好概念,也有入侵的“外星人”。
翻开汽车后市场这一年,溃败、活路、警钟等悲观字眼频现,行业垂死挣扎,变革蓄势待发。人人自危又人人自问,答案何在?
车联网的兴起,自动驾驶技术的突破,给汽车打上了智能的烙印,智能汽车的时代已然来临。不过,汽车的智能化道路,走得并不容易。
正所谓大势不可逆,不论落地时间长远,不论最终形式如何,汽车销售概念电商化终究会迈着大步向我们走来。2014年,车云菌继续见证。
2013年电动车恰似一粒种子,静待破土。汽车制造商们的努力不论对错,都是对未来的探索与押注。车云菌有幸见证,试图讲述一份真实。
听说今天要上班?想起名曲《明天不上班》,车云菌也学起了hiphop。Geek的态度,汽车的匠心,药药万吐碎佛,抢完红包去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