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争激烈的市场条件下,新技术的引入就意味着新车竞争力的增强,所以它们总是屡见不鲜、层出不穷。
一项技术尚未被广泛接受前,不同技术标准的争斗戏码必不可少。现在,轮到了中国电动车的充电标准。
初创公司Better Place最终流于破产。那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家充满潜力的电动车公司步入这般田地?是Agassi的盲目自信?抑或是整个运营模式的缺陷?
国家电网近日宣布全面放开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与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市场。让我们首先看看德国围绕充电设施所出现的新商业模式。
国网将投资回报周期长、盈利能力弱的分布式电源并网工程,以及电动汽车充换电设施领域两个领域开放给民资,有“甩包袱”的嫌疑。
国家电网华北分部主任、党委书记朱长林被带走调查,在审计署入驻调查期间,国家电网突然提出激进的充电站建设计划,颇耐人寻味。
到2015年,国家电网将在京港澳高速公路全线建成智能充电服务区,届时电动汽车可从北京开到香港。
从Tesla官方信息来看,汉能是其目前在中国光伏界唯一提到的合作伙伴,为什么选择汉能?选择的背后又有什么无奈?
虽然Tesla仍没有公布具体的交车日期,只表示“正在努力尽快向中国客户交车”,但是4月22日特斯拉有望交车的消息已经不胫而走。
在特斯拉逐渐打响品牌战略之后,马斯克接下来要干的事,就是要做大特斯拉的充电体系。来到中国的另一层意义,就是谈谈“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