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灿光: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从专车专用开创者,到私人定制革新者;

他带领好帮手三度创业;

一次次地踩上行业风口。

卢灿光:重启好帮手

2015.04.05
记者任海宁

“身处迷乱之中,却能看清未来世界应有的样子”,这是业内人眼中卢灿光最神奇的地方。

自1998年创立好帮手至今,从特种车到民用车、从通用机到专车专用、再到天价车机、私人定制,卢灿光不停和自己较劲,不停断自己后路,却每每能踩准节奏。

这位生于佛山三水小镇,从没喝过洋墨水的野心家,凭借着自己的利器——对车机市场商业环境的透彻认识和破釜沉舟的闯劲儿,接二连三地、反常规地谋取了巨大的财富。

——编者按

卢灿光:重启好帮手
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卢灿光

向过去告别

——“‘专车专用’经历了十多年风雨,该淘汰了。”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今天好帮手要亲手终结自己创立的‘专车专用’时代……”在500多人的注视中,58岁的卢灿光操着一口夹杂浓重广东口音的普通话,背脊挺直,目光坚毅。明亮的追光灯下,一套穿了很久的黑西装有些泛白。这是2014年11月21日下午的广州,好帮手新品发布会现场——“与云同行,理想车生活”。

现场突然开始躁动,大家交头接耳,“老卢这又是演哪出?”

“专车专用”曾是后装市场鼎盛时期的代名词,而作为好帮手的董事长,卢灿光几乎可以与它画上等号。

11年前,因涉及单独开模和高额成本,为每款不同的车型设计不同车机是难以想象的事情,但卢灿光坚持认为,通用机已然不能满足用户需求,专车专用是一条可行的转型途径,于是他转身投入研发,买车、开模、再买车、再开模。

很快,业内大跌眼镜。卢灿光主打的专车专用机在2006年开始逐渐占领市场。那个时期的代表作——丰田皇冠车机,刚刚面世就供不应求。最疯狂时,经销商会去工厂蹲守,排队抢货。据一位好帮手前员工回忆,那时候这样一台车机的成本约3000元,“我们卖一台车机赚1万,经销商终端卖3、4万一台也很正常。”一个业内广为流传的故事是,当时好帮手盖三水总部大楼的钱,是靠卖皇冠车机挣出来的,因此这栋8层建筑又被称为“皇冠大楼”。

发布会现场,很多人经历过那个时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在暗自观察好帮手长达一年后才敢跟风,但最终都挣了钱。所以,卢灿光再次抛出“惊人”言论,让他们又警觉起来。

一段简单的开场白后,好帮手随即发布新产品——“智能云系列多屏互联系统”,整套系统不但集成了车载导航、后视镜、双后头枕屏四个屏幕,还在保留原前装车载系统之外,增加了智能云系统,通过总线盒子,实现原系统与四屏以及手机的互联。

此前的传言称这套产品2015年上市售价将达到16800元,是一套名副其实的“天价车机”,所以卢灿光在发布会后被团团围住,在不断的追问声中,他淡淡的反驳了一句:“16800元你们觉得贵?我觉得一点也不贵”。

质疑却没有停止,很长一段时间内,业界关于“好帮手用一款根本卖不出去的产品作秀”的言论不绝于耳。2012年底,“485事件”扯下了行业底裤,几个月后,业界大佬华阳集团推出售价仅999元的一键通导航机,正式将车载导航推入千元机时代。而如今,在愈发硝烟四起的价格战中,好帮手对自身产品的自信似乎有些莫名其妙。

面对质疑,卢灿光很苦恼。3月22日中午,在佛山三水郊区的私人会所里,卢灿光向我回忆这段时,借着酒劲频频摇头:“懂产品的人还是太少,有人说我们把几个硬件叠加在一起就想卖这么贵,想钱想疯了。”他端起酒杯、一饮而尽,“那是他们(对产品)理解有问题,只看到了表象,没有看到实质”。

谢猛则在一旁算起了成本帐:“电子防炫光2000、360倒车影像2000、DVD导航5000、后面两个屏、后视镜……”。作为好帮手电子规划部副总监,他理解卢灿光的郁闷:“卢老板想这个产品,已经想了四年了”。

四年来,卢灿光在不同场合经常被问及的一个问题是,“好帮手近几年都没有革新性的产品,是不是在技术和产品上都已经落后于行业了?”

卢灿光从不正面回答。自2011起,车机行业开始滑坡。当年4月,大陆各类手机车机的主要供应商台湾联发科技(MTK)发布的财报显示,一季度收入198.67亿元新台币,同比减少39.3%,实现净利润30.65亿元新台币,同比大幅下滑72.3%。

专车专用时代,即将终结。卢灿光清晰地意识到,在开创一个时代11年后,好帮手必须“向过去告别”,而在这场告别中,天价车机恰好成为最合适的注脚。


定制化野心

——“产品形态的转型是当下后装市场的唯一路径,没有之一。”

很少有人知道,“天价车机”寄托着卢灿光的下一个野心——私人定制。

按照卢灿光的计划,今年5月,其耗资2000余万打造的线上平台将搭建完成。在该平台上,用户可以自由选择各自车辆所需的车载系统配置,包括硬件、软件、服务,从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落实到每位用户层面的个性化、定制化。

“用户个性化订单生成后,我们三天内保证生产,出货”,说起这段时,卢灿光有些激动,“男车主希望少违章、加油优惠;女车主希望方便倒车、美食推荐;孩子希望界面炫酷、APP专属;等等、等等……每个人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来选择产品,只要你提出来,我们就去满足,你不需要的,我们就不安装”。

根据卢灿光的计划,私人定制计划将于今年5月在佛山率先落地,前期提供4种硬件选择。用户线上选择产品后,好帮手生产、配货、发货至经销商,随后用户到经销商处安装即可。

卢灿光认为,私人定制将颠覆后装市场的游戏规则——从“我给你什么,你选择什么”到“你选择什么,我给你什么”,一些靠堆砌无用功能作为宣传卖点的产品将面临窘境,“产品形态的转型是当下后装市场的唯一路径,没有之一”。

因为这套系统背后涉及正向研发、服务落地、规范接口、精益化生产、管理平台搭建等多项复杂工程,竞争对手的模仿难度极高,所以卢灿光坚信,“该产品至少领先行业3、4年”。

但实现完美的私人定制并非易事。

钛马高级工程师宣继托从几个月前就开始关注好帮手私人定制计划,在他看来,私人定制的前提是把包括基础功能和扩展功能在内的所有功能做模块化拆分,而后根据用户的不同选择和需求,进行模块信息的配置,“这其中的难点主要在于模块的拆分,系统框架的梳理,对工程师要求很高”。

福特汽车电子高级工程师范衡则从主机厂的视角出发,认为在个性化定制的大框架下,作为私人定制系统核心的总线模块需要根据不同车型分别定制,因此该产品注定只能支持很少一部分车型。

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工程师与范衡有着同样的担忧,他每每为获取各款车型不同的Can协议挠头,“如果用车机与车辆的适配难度来比较,车机系统本身硬件、软件、服务的适配难度会相对低很多”。

一位熟悉好帮手产品的工程师还透露,由于此次好帮手在车机上采用了WinCE系统,硬件配置偏低,因此无法提供诸如多点触摸这样的功能,这一点不符合主流趋势。

卢灿光并非没有意识到这些问题,但其中的一些解决起来还需要时间,例如Can协议获取。

目前,后装车机与CAN总线的连接方式往往是通过破解盒简单粗暴的破解,这样的逆向破解一方面易造成系统不稳定,一方面则难以在功能开发上有所突破。卢灿光决定正向研发,从高端车型入手。目前在宝马525Li、奔驰2013款GLK300、2014款GLK260车型三款车型上可实现私人定制产品功能的全覆盖。

一些原本后装产品上实现不了的功能得以呈现,例如被业内诟病只是一块Pad的头枕屏,一方面在功能层面从此前单纯的“传输”进化为“互动”,可同时满足司机与后排乘客的不同需求,比如同样是导航界面,司机看到的是路线规划、乘客看到的则是预计到达时间及目的地天气、新闻、附近推荐等。

但卢灿光也坦言,“正向获取Can协议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得每家车企慢慢谈,我们也希望车企能够提供一种类似只读总线接口的方式,让后装车机可以去读取车辆信息”。

对于车机本身采用WinCE平台的情况,卢灿光的解释是,一方面WinCE平台更加稳定,另一方面消费者并不在乎车机系统究竟是Win CE还是安卓,最终检验产品的标准都是能不能带来好的用户体验。

目前,卢灿光四处招揽人才,专攻正向研发。我试图询问这项浩大工程的投资总额,卢灿光摸了摸头,看了看天花板,“没去算成本,不敢算”。


革自己的命

----“长线的企业,没有几年砸钱不行,短线捞一笔就走的,做不成大事情。”

私人定制并非卢灿光第一次不计成本的押注,但很少有人知道,他在汽车电子领域的首次押注最终以失败告终。

卢灿光与汽车电子的渊源始于1996年。那一年,他已是三水当地小有名气的富裕商人,他搞工程、跑运输,迅速完成资本的原始积累。

一次极偶然的机会,卢灿光的朋友从韩国背回一台汽车超声波雷达导航的样机,说这东西在韩国很畅销。他拿着样机左右端详,虽然机子丑的很,像砖头一样,但考虑到国内没有相似产品,且防止倒车磕碰功能对当时的汽车产品来说非常实用,于是一拍大腿,“这事情干了!”

事后证明,这一次见面成为卢灿光人生的一个转折点。四十不惑之时,他完成角色转换。

卢灿光随即解散了手中正在赚钱的运输队,招来一个小工,三人租了一套三室一厅,一个简易工作坊随即开工。他清楚的记得,当时他们照着韩国带回的样机进行开模,几乎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

但是,卢灿光远远低估了产品研发的难度,“最初我们计划的是投资7-10万,结果这些钱还没等模具开发出来,就全部花完了”。

在随后的两年时间内,这个小作坊打造的产品始终不能达到韩国样机的水平,在他们买回的二手车上,雷达“只要安装上去就频频报错”。更可怕的是,由于不间断的投入,卢早年积累的资产眼看就要消耗殆尽。1998年初,当初背着韩国样机找到卢灿光的朋友选择了离开。

在被问及“是什么力量让你坚持下去”时,卢灿光说了两个字:“趋势”。在他看来,中国汽车市场一定是会井喷的,尽管那会儿三水的大街小巷上还见不到几辆轿车。

基于对大势的判断,1998年7月,卢灿光重组7人团队,正式成立好帮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之所以取名好帮手,是因为卢希望研发为驾驶人员提供方便,解决难题的产品。

但亏损却没有停止。彼时,现任好帮手集团副董事长的罗大军刚刚从佛山科学技术学院毕业就被委以重任,专门负责倒车雷达导向仪的研发。卢灿光回忆,“那段时间我和罗总每天趴在车下面调设备、每天到凌晨4、5点”。结果却不尽如人意,在与对手的竞争中,好帮手由于产品推出滞后,市场早已被快速抢占。

没用多长时间,好帮手前期500万元投资亏损一空,另外两位投资人先后离场。卢灿光坦言,那段时间很迷茫,心有不甘,却又犹豫不决。

他把自己独自关在房里,抽烟、思考、不怎么吃东西。几位同事私下议论,老板是不是受了刺激,疯了?

好在,卢灿光很快重整旗鼓。

基于对行业的观察,他发现当时对电子产品需求最旺盛的其实是特种车辆,因此他找到专营特种车的广州市宝龙特种汽车公司,寻找合作机会。巧合的是,当时宝龙公司正在寻找提供汽车安全监控仪的合作伙伴,且好帮手的产品符合预期,双方一拍即合。

在短短一年多的时间里,好帮手的汽车安全监控仪快速占据了当时整个特种车监控仪市场80 %的份额,为全国43 个运钞车厂供货。于是,在成立的第四个年头里,好帮手第一次实现了盈利,全年营业额超过7000万人民币。

2002年初,民用车市场蕴藏的无穷商机,让卢灿光的野心找到了下一个安放之处。他做出惊人决定——跳出特种车,转攻民用车。这一决定在当时的好帮手内部产生了巨大分歧,不少高管认为,在特种车市场盈利情况良好的情况下,转投民用车市场风险太大,可卢灿光不听劝,为了断了高管们的念想,他将原本特种车的模具和业务“能卖的通通卖掉、卖不了的通通砸掉”,准备背水一战。

为了招揽更多研发人才,好帮手总部由三水迁至广州,在一个“只要下雨就要拿盆子接水”的厂房里,卢灿光投入200多万,研发团队耗时1年,开发出全国第一款自动伸缩液晶显示屏,当时每台售价3000多。之后,为了打出知名度,再次“弹尽粮绝”的卢灿光又抵押了自己广州的房产,带着最后150万回到三水,承办了当年三水政府举办的首届汽车电子应用技术研讨会,并利用这次会议完成了品牌推广和渠道搭建。

现在回想起来,卢灿光觉得,直到那会儿好帮手才算是真正喘上了一口气,“长线的企业,没有几年砸钱不行,短线捞一笔就走的,做不成大事情”。


不停在创业

——“每天都想着,只有100万,怎么活一年?”

从特种车到民用车,从通用机到专车专用,再到天价车机、私人定制,卢灿光始终心有不甘,私交甚好的朋友都知道,他的偶像是史玉柱,理由很简单,“史玉柱敢于把全部的钱砸下去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情”。巨人网络总裁刘伟曾评价史玉柱,“永远不怕失败,永远有创业精神。”这两句话放在卢灿光身上同样适用。

他始终保持警惕,每天过着“乔布斯”时间,凌晨4点起床,因为“这个时间思考最有效率”,随后他去往公司总部,穿梭于设计、研发、生产等各个部门,为这个已拥有4000多人的集团做决策、定坐标。

在人前,卢灿光甚少露出疲态,他常鼓励手下高管,虽然世界巨头,博世、德尔福、哈曼什么的都来了,国内华为、东软什么的也崛起了,但好帮手必须硬着头皮应战。私底下,企业利润、员工关怀、社会责任也常压得他喘不上气。

“你知道我最常想的问题是什么吗?” 采访结束后,卢灿光突然端起红酒杯问笔者,“如果只有100万,我们怎么活一年”。

时至今日,卢灿光都更喜欢被叫作“创始人”,他仍视自己为创业者,那间位于“皇冠大楼”8层的办公室,经常在凌晨12点时,亮着灯。

人物介绍

卢灿光 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

卢灿光,广东好帮手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创始人,北京大学博士,中国汽车电子行业的知名企业家,曾荣膺中国百佳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风云人物、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汽车行业杰出企业家。

创客特质

从专车专用开创者,到私人定制革新者;

他带领好帮手三度创业;

一次次地踩上行业风口。

关于创客

《创客》是由车云网打造的深度人物王牌栏目,以“创新者的领地”为口号,每年于车云网周年庆期间推出。2015年第二季《创客》以“未竟之境”为主题,聚焦交通领域的新生代产业新锐,他们隐苍穹、破鸿蒙、露峥嵘,引领人类交通的未来变革。 详细>

往期回顾

策划